爱的接力80年 |
发布时间:2018-3-20 15:24:58 |
上个世纪30年代,南大港孔庄子的好心农民刘战歧拾荒捡回一个聋哑男孩。“这孩子挺可怜的,咱能养就养吧!”就是这样一句朴实的承诺,外祖孙三代接力践行了80年。如今,当年的哑男已是九旬高龄,身体康健,红光满面。老人一辈子未结婚,无儿无女,却享受着“子孙满堂”的天伦之乐。这位聋哑老人如今在南大港三分区二十七队生活,由没有血缘关系的五个外孙轮流伺候。而他的身世就像一个传奇,要从1939年说起——
战乱年,“外祖父捡回奄奄一息的聋哑男孩” 1939年深秋,刘战歧在地里干活,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,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,身上裹着一床破褥子,旁边还有一个乞讨的布袋和一根棍子。男孩冻得直发抖,奄奄一息。刘战歧上前和男孩说话,但无论怎么问,男孩子只“呜呜哇哇”却不作答。“这孩子是个哑巴。”刘战歧更生怜惜之意,“这样连冻带饿的,会出人命的。”想到这,他搀着这个男孩回到了家,让男孩在热炕头暖和着,还让妻子给做了热腾腾的饭食。“那个年代正是抗战时期,少吃少喝的,这顿饭算是救了俺舅一命。”刘战歧的外孙李泽民曾听母亲这样描述外公救助聋哑男孩的经过。 在家里睡了一宿,第二天,哑男又去讨饭了。从那以后,男孩都是白天出去讨饭,晚上回来,有时出去三五天,最后还是回到这里,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。好心的刘家人也都非常疼惜这个男孩,只要有自家人吃的,绝对不让他饿着。 因为不知道男孩的名字,村里人都管他叫刘哑巴。男孩的左手残疾,伸不直,干不了重活。但刘战歧干什么,他都帮着干,家里有什么活,他也总是抢着做。大家都明白,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家好心人报恩。 饥荒年,“父母把聋哑哥领进自家门” 刘战歧的四个女儿都出嫁了,刘哑巴一直没有成家。1960年到1961年,刘战歧和老伴相继去世,只剩他一人。当时还是生产队,正是饥荒年,南大港三分区二十七队的队长和刘战歧的四个女儿联系,让她们商量一下,老人今后的生活怎么办?刘连云是刘战歧最小的女儿,她和丈夫李义德说:“我年纪最小,让哑巴哥跟咱一起过吧!”李义德同意了。当时的刘连云已有四个孩子,最大的李泽民12岁。“哑舅是我走着到30里外的姥姥家领来的。”李泽民说。在那个饥荒年代,刘连云夫妇把自己的五儿两女养大成人,他们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也有更多的疼爱和关怀。大家一起勒紧腰带,挺过了那个饥荒年代。 刘哑巴虽然不会说话,但他不管在哪,只要看到自家人,就会甜甜地冲着自家人笑。李义德爱干活,他也爱干活,村里谁家泥土房,李义德就去帮忙;村上哪段路坑坑洼洼,他们就一起去平整道路;谁家包棒子,他们看见了插上手就包……“我的父母和哑舅都忠厚老实,大伙都夸他们好。”李义德的四儿子李泽营笑着说。 和平年,“俺们五兄弟轮流赡养聋哑舅” 2002年,李义德过世,刘连云摔坏了大胯不能走路了。从那时起,李义德的五个儿子轮流赡养母亲和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哑舅。 “五兄弟每家轮流住一个月。在谁家,谁家都准备一套被褥,每月都要给舅舅理一次发,最少洗两次澡。这是俺们五兄弟商量定下的制度。”李泽民说,“制度之外,大家做得更多,洗脚、刮皮、剪趾甲……哪一样都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。” 老人去谁家,谁家就给尽心做可口的饭菜。老人从不挑食,但大家都经常给老人买蛋糕、香蕉、苹果、大柿子等老人爱吃的东西,给老人解馋。对于洗澡,还有一件特别感人的事。老四的腰不好,给老人洗澡蹲不下,他的媳妇蒋秀芹就带着哑舅去澡堂洗澡,惹得邻居一个劲地夸。“我就把舅舅当自己的父母,我还真没有给自己的父母亲手洗过澡。我一想他不会说话,就特别疼他。他平时特别仁义,和他要衣服洗,他摇头说没有,过后自己偷偷地洗;早上我给倒尿盆,他说什么也不让我倒,非要自己去倒。俺们疼他不会说话,人还好。舅舅虽然和俺们没有血缘关系,但俺们觉得从心眼里应该好好疼他,舅舅和娘都是一样亲。”蒋秀芹笑着对记者说,“你看看俺舅是不是长了一副有福的样子?”
文章转载自渤海周刊微信公众平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