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墨轻磨满几香,砚池新浴灿生光”。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史中的瑰宝。书法,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如其人而已。园区著名青年书法艺术家胡庆恩正是书法如其人的真实写照。
一身麻布素衣,温文儒雅,和蔼的笑容,爽朗的笑声,这就是真诚、朴实的胡庆恩。走进他的家中,整个房间清淡脱俗,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蓬,错落陈列的笔墨纸砚以及扑鼻而来的檀香味,让浮躁的心马上宁静下来,心扉荡然。
胡庆恩,字现明,圆知堂主人,1972年生于南大港。现为国展获奖书家,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,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艺术硕士,中国书协会员。曾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、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全国奖、全国首届大字展一等奖、全国首届书法“冼夫人奖”一等奖、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等多项奖项,其作品多次参加重大展览,出版《胡庆恩书法作品集》等。
胡庆恩的书法作品不造作,不刻意,自然踏实地在书法作品里表现它所赋予的深刻内涵,通过笔墨传达精神,真正做到了下笔从心上出发,直达书法之心。多年来,他潜心研究,通过对书法文字深意的透解,使书法取得了“随类赋彩”之妙。在交谈中,他即兴写了一幅弘一老师的对联“自性真清净,诸法无去来”,其结体清秀匀称而又参差飞动,用笔有神而又刚中有柔,起承转合,浓淡相宜,令人神怡。
书法创作需要笔墨基础,文字功底,但更需要有一颗宁静、纯朴的心灵,惟有这样一颗心灵,才能体会到其中意境之深远,内涵之丰富。胡庆恩就是这样,他从书法中悟道,在艺术中沉淀。他谈中国的王阳明,谈古人的文化与今天文化的演变,谈对弘一法师的研究……笑谈中不时引经据典,文思澎湃。和他交谈,有一种灵魂净化的感悟,更有一种厚重的文化撞击你心灵的感动,是经过心的,让人愿意听。
书为心画,重书品更重人品,已成为胡庆恩的艺事准则。他觉得自己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努力学习、研究。闲暇时,胡庆恩喜欢阅读大量的古典文学,从中感受传统文化带给人的力量。在他的艺术生涯中,从未间断自己对艺术的追求,也从未放弃自己对书法的挚爱。
“一时今夕会,万里故乡情”,虽然多年来一直在外学习、游历,但胡庆恩从未忘记过家乡。谈起这片养育自己的大洼,他感慨万千。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再攀高峰,以回报家乡的父老。 |